近日,一起历时八年的民间借贷纠纷,在四会、广西八步两地法院的跨省联动中划上圆满句号,成为破解异地执行难的生动实践。
时间回到2016年,麦某长、麦某悦兄弟二人向罗某土、罗某活借款16万元并出具借条,约定借款期限为10个月。借款期限届满后,罗某土、罗某活却未按约定归还借款,麦某长等遂诉至法院。经四会法院审理,判决罗某土等人偿还麦某长等本息16万元。
判决生效后,罗某土等人一直怠于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,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。2023年4月,四会法院执行干警根据申请执行人提供的线索,动身远赴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被执行人住所地,将被执行人麦某悦名下的车辆连夜扣押回四会法院。法院的雷霆行动让被执行人始料未及,重压之下,被执行人主动到四会法院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,当场支付9万元,并就剩余款项约定长期履行,案件似乎迎来了一个圆满的结局。
但没料到,和解协议不过是被执行人的缓兵之计,签订协议后,被执行人并未按期支付剩余款项。申请执行人只能向法院院申请恢复执行。2024年9月,四会执行干警再次到被执行人住所地,扣押被执行人麦某长名下的车辆。扣押过程中,被执行人麦某悦满脸焦急地向承办法官求情:“法官呐,这车子就是我的命根子,全家老小都靠它谋生,您先别拍卖,我一定在这段时间拼命筹钱,保证年底之前把钱还清!”看着被执行人苦苦哀求的模样,再考虑到车辆价值确实不高,申请人同意再给予其半年宽限期,并请求法院暂不对车辆采取强制措施。
可到了 2025 年 2 月,被执行人再次食言,依旧对还款之事无动于衷。执行干警多次联系两被执行人,告知其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严重后果,可这两名被执行人却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,态度异常强硬,一口咬定 “没钱可还”,对执行工作拒不配合。面对如此嚣张的行径,执行法官考虑远赴被执行人住所地对其实施司法拘留,但又担心异地执行存在警力保障困难,正在犯难之际,突然灵光一闪,想起了去年肇庆中院与广西贺州中院建立的联动执行协作机制,于是迅速与贺州市八步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取得联系,发出协助执行请求。八步区人民法院得知情况后,高度重视,立即派出法警全力协助开展执行行动,将被执行人麦某悦拘传至该院信都法庭。到庭后,经多轮调解未果,因被执行人麦某悦多次逾期还款且拒不申报财产,法院依法对其采取司法拘留15日的强制措施。
与此同时,针对不在住所地的另一被执行人麦某长,干警们通过电话向其发出最后通牒,严肃要求其尽快履行还款义务,否则将联合公安机关对其进行布控。慑于有力的执行手段,被执行人麦某长终于如梦初醒,意识到逃避已无可能。在家人的帮助下,他开始积极筹钱,并主动联系申请执行人协商。最终,双方达成一致,一次性还清了剩余款项。鉴于被执行人积极履行义务,法院提前解除对被执行人麦某悦的拘留措施,并将扣押车辆发还。
“法官,感谢你们来回跑了这么多次,这笔钱总算收回来了。”申请执行人感激地说。
2024年11月,肇庆中院和广西贺州中院签订《毗邻地区人民法院跨域交叉执行协作协议书》,为解决跨省案件异地执行难发挥了重要作用。这场跨越粤桂两地的执行行动,两地法院密切配合、协同联动,无疑是一次跨区域司法协作的生动实践。下一步,我院将以创建“四执如春”品牌为契机,不断加强区域司法协作及执行联动,持续加大执行力度,以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逃避执行、抗拒执行的嚣张气焰,全力兑现当事人的胜诉权益。
(图为拘留现场)
(图为执行现场)